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对商家的经营状况影响显著,不同种类的商品在税款退还比例上存在明显区别,并且这类政策经常调整,这直接关系到众多商家的实际利益。
六档退税率概况
当前出口的商品分为六个不同的税率级别,分别是百分之十七、百分之十三、百分之十一、百分之八、百分之六、百分之五。这些税率级别是按照不同的商品种类来确定的。有一些产品由于行业的特点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会适用不一样的税率,这直接影响到公司出口时需要承担的支出和能够获得的利润。公司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产品应该使用哪个税率,这样才能准确地算出成本,并且决定产品的市场价格。
部分货物提率情况
小麦粉、玉米粉、分割的鸭肉、分割的兔肉这类商品的出口退税比率由百分之五上升至百分之十三,对于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领域是个极为有利的信息。例如某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原先由于退税比率偏低,获取的收益十分有限,如今比率提升后,其利润显著增加,因此更加愿意向海外市场拓展业务,同时也能增强中国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部分货物取消退税
这些商品,包括原油、木材、纸浆和山羊绒,已经停止获得出口退税的优惠。国家采取这项措施,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的资源,同时调整各个行业的分布情况。由于我国原油的储藏量有限,取消退税能够控制这些产品的外流,从而保障国内的供应。因此,受此政策波及的企业,要么需要转换经营策略,要么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要么着手研发其他享有退税政策支持的商品。
部分货物调低退税率
汽油、未锻轧锌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十一成;未锻轧铝、黄磷等产品的退税率调整为八成;焦炭、半焦炭、炼焦煤等产品的退税率调整为五成。这样的变化会削弱相关企业的出口动力,或许还会压缩它们的收益。以未锻轧铝行业为例,退税率降低造成成本增加,可能会使得产品外销规模缩小,然后企业会想办法优化生产环节来控制开销。
高新技术产品退税
目录里列出的那些高新技术产品,都按照财税[2003]222号文件规定的退税率来执行。这是国家用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企业如果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个政策,获得更多的研发资金,改进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进而争取到更好的销售机会。
收汇核销单要求
离开国境的货物,在申报完海关手续后的180天之内,相关公司需要将出口收汇核销单递交给负责退税事务的地方机构,不过如果是分期收回的款项,这个规定就不适用了。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出口退税的手续规范化,避免有人偷税漏税。公司方面要留意这个核销单的使用,按时办结相关事宜,否则可能会耽误退税,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资金周转。
国家层面的出口退税政策体系相当复杂,而且经常调整,企业必须持续关注这些政策变化,对出口业务进行合理安排。你们的组织是否也碰到了出口退税方面的调整呢?希望大家可以点赞,转发,并且发表意见参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