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正在快速调整结构,长三角地区以工业软件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正在加速竞争,这场竞争不仅关系到地方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的位置。
上海战略引领上海市政府实施了多项政策,致力于建设一个国际一流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中心。2024年,上海研制了超过一万六千种工业软件,并建立了三万五千个工业原理模型。宝信PLC和中船海舟CAD等关键产品实现了技术突破,解决了国内技术瓶颈。共有三十五种产品被纳入重点推荐名单。浦东新区、嘉定区和松江区等产业园区各自发挥特色,相互配合,提升了技术的对外辐射能力。
浙江平台支撑浙江省凭借“产业中枢+智能制造”的示范,打造了“一个中心多个节点”的工业互联网架构,集成超过六万个工业应用软件。杭州和宁波作为两大核心区域,中控科技、华望科技等公司的解决方案在国家级规范试点和产业实践方面表现突出,有力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
安徽新兴探索安徽省在工业声纹等新兴领域研究“软件调控品质检验”,为软件产业开拓了新路径。这种创新实践使安徽得以在工业软件方面捕捉新时机,预计能为产业进步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区域联合协作:三省一市共同推出了《长三角工业软件推荐目录》,里面包含了35个很好的软件产品。上海“工赋链主”平台提供了超过3.5万个工业知识模型。江苏和浙江之间实现了数据以及能力的互通,从而形成了“软件云超市”的初步形态,让产品在区域间的部署变得更加高效。
产业活动推动2025南京软件大会设立了总额为10亿元的资金,专门用于工业软件领域,同时公布了《中国工业软件发展研究报告(2025)》和“紫金指数”,目的是推动科技成果与实际应用场景的对接。此外,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无人机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交流活动也在南京举行。
特色区域发展浦东地区是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产业集聚地。零磁科学谷位于江南科学城中心,通过引进重大工程和优质企业,吸引高端资源要素集中,推动杭州科技、产业与城市生活的融合发展。
长三角地区工业软件领域的竞争非常白热化,那么哪个地方在未来进步空间更广阔呢?欢迎在留言区发表你的见解,同时请记得给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